
楼道铺地砖引纠纷 法院:公共区域使用需兼顾邻里便利
在居民楼里,楼道作为连接各家的公共空间,其使用与维护往往关系着邻里之间的日常出行与和谐相处。然而,看似微小的装修举动,若处理不当触及公共利益边界,便可能引发邻里矛盾。近日,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相邻关系纠纷案件,便聚焦于楼道地砖铺设引发的争议。
张某和何某是邻居,两家之间的楼道原本为水泥地面。何某在装修时,在自家门外的过道上铺设了地砖,且地砖一直延续到张某家门口,与张某家的入户门齐平。对此,张某表示反对,认为何某的这一行为不仅造成自己出行不便,还存在安全隐患,自己曾被这些地砖绊倒过。何某则认为,铺设地砖的区域在自家入户门口范围内,房屋装修也通过了物业公司验收,且自家位于楼道尽头,地砖并未对张某的出行造成任何妨碍。双方沟通无果后,张某以相邻关系纠纷为由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何某拆除地砖,恢复原状。
门头沟区法院审理此案时认为,何某家房屋入户门外的楼道,并非其房屋的专有部分。何某铺设的地砖高于原地面且带有轻微斜面,给张某的正常通行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构成了对相邻方的通行妨碍。因此,张某要求何某拆除铺设在公共楼道的地砖并恢复原状的诉求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判决何某拆除在公共过道处铺设的地砖,并将地面恢复原状。
法院同时强调,邻里关系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作为邻居,应在保证自身生活便利的前提下互谅互让、和谐相处,多一些互帮互助,少一些针锋相对,遇到问题优先协商解决,避免因琐事引发新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