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儿童“触网”亟须多方发力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网民总数已达6.88亿,19岁以下网民占全体网民的24.1%,其中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了诸多便利、诸多乐趣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沉迷于虚拟世界的“网虫”。成人“网虫”已是屡见不鲜,而今,伴随着“触网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将网络视作他们最亲密的小伙伴,逮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听故事、看视频、玩游戏,活脱脱就是不断长成的新网虫。

  儿童“触网”,可以说是独生子女和信息化时代的特定产物。孩子缺少玩伴,家长缺乏亲子教育,生活日渐信息化,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网络泥沙俱下,经常鼠标一点,就蹦出各种色情图片和视频,往往让大人们措手不及、难以应对。不仅如此,由于未成年人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社会经验不足,容易轻信他人,导致出现受骗上当情况。因此,应对儿童“触网”亟须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发力,加强重视引导。

  首先,学校应该从幼儿园开始,重视对孩子们的网络素养教育,明确告诉学生,网络是把双刃剑,教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其次,作为家长,也要及时反思自身行为,并强化对孩子接触网络的引导,家长要主动控制上网时间,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互动;最后,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整治力度,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触网”环境。有关部门要积极作为,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网络运营,尽快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自律、网民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