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警直播执法”可以实现双向监督
交警执法将通过网络实时现场直播。公安部交管局透露,将组织北京、天津等多地交管部门,通过官方微博等渠道直播交警一线执法现场,为期一个月。前提是直播不得影响正常执法。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交警直播月”是第一次尝试,以后还将把此项工作长期化、常态化。
交警直播执法是一个新鲜事,也是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趋势。在公众已接受网络直播的当下,政府部门、执法机关触网直播乃是迟早的事情,这就跟政府部门在微博、微信上开公共号的道理一样,新的社会舆论平台兴起后,就要尽快适应,学会使用技巧,避免被时代抛弃。而且,此前郑州市中原区城管、山东省潍坊市交警支队等就曾尝试网络直播执法,获得网友的集体点赞,不仅有助提高执法效率,也确保执法过程的公平公正,让信息不再受到阻碍。
一线交警的工作非常繁重,不仅要维护城市正常交通秩序,还要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难免会因利益纠纷,产生诸多矛盾冲突。近些年来,各地交警执法负面新闻频频曝光,除了部分交警缺乏职业素养、执法不规范之外,也跟信息不对称有关系。交警方面经常发生执法记录仪坏掉、视频文件丢失等,令民众难以信任,而网络曝光的部分文字、照片、视频等存在人为PS的情况,甚至与夸大其词、颠倒黑白,导致有图未必有真相,造成事实真相被扭曲,误导民众和舆论。
而在引入网络直播后,可以实现双向监督。交警将执法全程展示给公众,在镜头下完成整个执法过程,如此既避免视频造假行为,又可将交警执法置于直播监督之下,全国网友都能即时看到,且可以保存记录下来,从而倒逼交警执法文明规范。同时,对于执法对象而言,交警直播执法也是一种舆论监督,网友可以看清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从而公正评判对错,以实现公共舆论监督的理性化和透明化。
由此可见,公安部引入交警直播执法模式,能够提高透明度,将双方都置于直播镜头监督下,从而避免信息造假,让公众有了现场感,以最大限度实现公众监督,体现舆论监督的进步。而且,交警直播执法的成本很低,完全可以实现长期化、常态化,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从而借助外部监督力量,约束交警执法行为规范化,为交警“去魅”,以更加贴近普通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