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员额制助推司法公信力更上一层楼
司法体制改革步入第三个年头,媒体报道,在多个改革试点地区,被称为“硬骨头”的员额制改革基本稳步“落地”,初显成效。在试点法院、检察院,提高准入门槛,打破论资排辈,让司法人员走“优而精”的道路,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中央深改组会议此前审议通过的《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实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成为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实现法官、检察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重要载体,其意义不言而喻。
司法员额制改革好不好,老百姓的真实感受是最准确的评价标准,司法公信力有没有提升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在员额制试点和推行过程中,不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具体操作,都既要直面现实问题大胆实践,以使员额制改革真正能够成为维护司法公正的全新机制保障,也确实能为每一位司法人员带来美好的职业愿景。一方面,司法员额制的推行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更不是为了“折腾人”而改革,而是要真正推动建立起以办案人员为中心、以服务办案工作为重心的人员配置模式;合理的选拔机制可以选拔出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合理的退出机制可以即时淘汰不称职的法官、检察官,保持员额制的生命活力。另一方面,司法人员作为社会纠纷的终局裁判者,是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守门人,理应具有较高的素质、较高的社会地位,并能获得充分的物质保障,而员额制实质上也包含着提高入额人员待遇,突出司法人员尊崇地位的意图。
毋庸置疑,法官、检察官员额制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建立职业化的法官、检察官队伍,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如何让真正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入额,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何更好地确保司法公平正义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广大老百姓对司法的期盼和要求,说到底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合法权益得到更有效地维护,让司法更贴心地为民服务。一方面,法官员额制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任职门槛和职级待遇,把优秀的司法人员和有效的司法资源分配到办案一线,实现司法的专业化、职业化和精英化,从而提高司法公信力;另一方面,在不断推广深化员额制改革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建议和意见,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贯穿始终,让人民群众对司法体制改革有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