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收费贬损教育形象

  “不交50块钱的资料费就不可以参加小升初考试。”近日,有家长反映,安徽省太和县坟台镇中心小学乱收费用,半年内以补课费、照相费、资料费等为由,强制收费约715元,且威胁不交资料费将取消小升初考试资格。当地县教育局回应称,已经派调查小组前往小学进行核实处理。(71日澎湃新闻网)

  尽管涉事班级班主任辩称,学校从未收取过补课费、资料费等费用,而照相费是学生自愿交纳。但是学生半年之内被收取715元如何解释?《行政许可法》对行政事业单位收费早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与程序要求,教育收费必须有可靠的法律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本是在公共财政支撑下的公益事业,更应该执行十分严格的收费政策。   

  某些学校、某些教育者之所以如此热衷于乱收费,除了利益冲动以外,一方面在于教育乱收费情结根深蒂固,在部分学校看来,乱收费是“潜规则”;另一方面,教育乱收费问责制度虚化、弱化,也助长了教育乱收费。

  正是由于有关部门对学校管理缺位,对教育者监督问责不到位,某些人才敢把学校变成创收的商场,随意乱收费打劫学生。

  对教育乱收费不能止于“水里按葫芦”式的纠正,而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预防机制。一方面,要均衡教育资源,改变部分名校乱收费傲慢心态;另一方面要压缩学校收费政策的弹性空间,督促各学校清理各种乱收费“土政策”。同时要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通过层层负责的方式给乱收费戴上紧箍咒,不能听任乱收费伤害教育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