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皖平代表:加强食品及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本报讯(记者汤瑜)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提交了《关于加强食品及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建议》。他指出,目前我国食品及食用农产品追溯工作还存在不足,应尽快完善食品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方面的法律法规。
赵皖平表示,我国食品、食用农产品全国兼容互通的国家追溯标准尚未建立。去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等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标准之间存在内容交叉、标准不统一等情况,而一些省级政府部门也根据自身需要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标准。这些标准的实用性和操作便利性仍然有待改进,与国际追溯标准之间仍有差距。
赵皖平建议,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在全国选择重要的食品、食用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实施追溯体系试点,交由有能力建设追溯体系的社会组织或单位实施,政府部门负责建立考评机制,定期考核。同时加大扶持力度,在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下,适当对使用追溯系统较好的企业予以补贴和支持,激励其继续完善自身追溯系统。同时,将不按要求实施质量安全可追溯的行为纳入处罚范围,明确法律责任,尤其是加大对生产环节、一级批发环节的法律责任约束和行政处罚力度,建立以生产源头及上游批发企业为主导、下游终端接收为辅助的追溯体系,加大对提供虚假信息行为的惩处力度,保障追溯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