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赞代表:建议填补青少年精神科用药空白

本报讯(记者汤瑜)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日益增多,青少年精神科用药、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缺乏等问题较为突出。”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里赞提交了关于填补青少年精神科用药空白及加强监管的建议。

里赞介绍,据调查,在目前临床使用的常用普药中,按照说明书要求提供给青少年使用的药物种类不足2%,精神科药物种类为零,而青少年精神科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仅有8个,临床急缺用于紧急救助自杀自残、控制暴力的药物。在非禁即入的原则下,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是精神科医生临床用药无法回避的状况,但也给医生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法律和医疗风险。

目前,我国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立法仍是空白。“近年来,我国一些专业学术组织和地方药学会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专家共识,但不具备法律效力。同时也没有专业的团体和机构对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疗效、安全性等研究证据进行汇总,为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提供依据。”里赞说,现有涉及用药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均未明确规定药物缺乏情况下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青少年精神科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在临床使用上仍处于尴尬局面。

为此,里赞建议优先建立青少年精神科用药目录研究,加强基础科研基金支持;加强对超剂量使用的精神科药物进行统计和临床实验分析;加强对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力量投入;尽快出台对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相关立法。具体来看,应由相关部门组成工作委员会,并成立专家组开展调研,收集真实可信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增加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相关规定,使医务人员合理规避法律风险,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