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业”未必是件坏事情

  随着大学小鲜肉的“上架”,已经“下架”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都已经离开了学校,并且大部分走上了工作岗位。不过,在这群毕业生中,也有不着急就业,也不打算继续读书深造的人,他们选择暂时旅游、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在家思考人生下一步轨迹。他们认为,换工作牵扯很多因素,与其将就,更希望第一份工作就能一步到位。这样的一群人,被称为“慢就业一族”。

  在讲究效率、追求精准的现代社会,“慢就业”看似非主流,却是社会发展之下的必然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裕,人们理应获得更多的选择自由。毕业就工作的确是大多数大学生的“标配”,但并不意味着非如此不可。“慢就业”未必是件坏事情,社会理应包容那些选择“慢就业”的人。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讲,“慢就业”并不是“不就业”,在休整、游历了一段时日后,年轻人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应该早些独立;对于高校来讲,应针对“慢就业”的不同情况具体指导,对备考的和出国深造的学生积极提供支持、帮助,对一时找不到工作的要尽可能多提供用人单位的岗位信息,对缺乏自信、有畏难情绪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提升竞争力,积极面对人才市场的变化,让“慢就业”的年轻人尽快进入“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