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钱吹空调”自伤服务形象

  816日,不少乘坐火车的人发现,长沙火车站的候车室里竟然没有空调,热如蒸笼,如果候车乘客想吹空调,就必须额外交钱到商务候车室。长沙火车站站长助理刘菁介绍,候车大厅的商务候车室已经外包,所有设施设备都由外包公司自主配备,长沙火车站没有干涉权。

  从契约和法律的角度讲,乘客购买火车票相对于同铁路部门签订了一份运输服务合同。这个合同不仅包含安全、准点把乘客送达目的地,也应该包括候车服务。火车站给候车乘客提供凉爽、舒适的候车服务,本是分内职责。

  客观地讲,候车室空调免费开放,会给火车站用电负荷带来压力,也会增加一些服务成本,但是,长沙火车站作为省会城市的公共服务窗口,吝啬到连空调都不开放的地步,既显得小气、势利,也会让铁路公共服务形象打折扣。从根本上讲,火车站是花纳税人的钱修建的公共设施,乘客买票乘车还要忍受“火炉”炙烤,火车站实际上已经违背服务合同。

  火车站作为公共服务单位,本应自觉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尽到社会责任,拉近与广大市民的距离,赢得市民的口碑与尊重,不应该以纯市场的眼光看待空调开放问题,权衡利益得失。面对质疑,火车站不仅不反思为乘客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反而以种种理由回避公共服务责任,诱导乘客到高收费的所谓“商务候车室”,让人遗憾,更让人失望,折射出铁路部门是否以人为本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