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不让座不该再是一个道德问题
近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票,老人在南充站被所坐座位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女儿想挤着坐被拒,之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座位主人委屈回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
关于公交车上不让座的新闻已经有过很多了,通常都是不让座的年轻人挨说挨骂甚至挨揍;这次虽然事情是发生在动车上,但是除了路程更远、时间更长、让座代价更大之外,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坐自己位置错了吗?”当然没错,这是花钱购买来的权利。被指责“年轻人应该多学学”的女孩之所以感到委屈,是因为她明显感到自己被道德绑架了。
显然,事件中的老人女儿是不对的。没能提前安排好老人的行程,本身是自己的过错;挤着坐的要求被拒绝,应该表示理解;随后有人主动让座,更应表示感谢。但是,认为其他乘客都必须为老人让座,将之视为他人的道德义务,并在遭到拒绝后愤怒指责,没有任何道理。
让不让座从来就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只是一个基于个体理性的选择问题。有的地方试图通过立法罚款的方式来强制人们让座,有的老人则通过自己的嘴巴甚至拳头来指责不让座的年轻人,其实都很荒唐。
无论是公交车还是动车,政府部门或者相关企业如果想要鼓励人们让座,就应该在尊重个体理性的基础上通过经济的手段来达成。比如,你可以奖励让座;再比如,可以在公交车上划出让座专座,或者在动车上留出相应座位不卖票——只有“产权”不属于乘坐人,让座才可以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