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手机课堂”重在引人入胜
上课时拿着手机玩微信、看新闻、耍游戏……在高校内,很多学生过着这样的生活,成了课堂低头族。日前,有网友爆料,重庆理工大学为让课堂低头族能抬起头来认真听课,推行无手机课堂,上课时间不准耍手机。
不只是重庆理工大学,现在许多高校都在推行“无手机课堂”,要求学生上课前把手机交出来,统一放到专门设置的手机袋中,“人机分离”,从而保证课堂秩序。从实施情况来看,这种做法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尽管不是强制性的,但多数同学都愿意响应学校号召,主动对上课玩手机说不,课堂低头族大大减少。不过,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来说,单纯打造形式上的“无手机课堂”是远远不够的。
近年来,一部分大学生逃课、不认真听讲成为普遍现象。这背后固然有一些学生进入高校后有放松、懈怠的情绪,但课堂吸引力不够也是重要因素。“无手机课堂”不能只是让学生上课交出手机,关键还要提升课堂的吸引力,把学生们的精力集中到听课上来。这就需要教材要及时更新,教学方式要积极创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亟待改变。
要想把学生的心思拉回课堂,先得让老师的心思回来。改变教师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教学工作的含金量和附加值,让专注课堂的教师们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我们的大学课堂才能够丰富多彩,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