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先培训后付费”看上去很美

今年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推进13件民生实事。这13件民事和实事分为促进城乡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公路、水路安全保障水平,提升交通运输便利化这三类。今年将会在100个城市实现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70%的省份将会实现道路客运联网售票,50%的驾校将会试点先培训后付费。

“先培训后付费”的驾培模式是一种颠覆,无疑提高了学员的话语权,增强了学员的消费者主体意识。从理想状态看,在这种模式下,学员可自主选择驾培机构、教练、学习方式。教练和驾校教得好、服务到位,学员满意才支付培训费,不满意则可以一个正当理由拒绝付费,据说中途还可以换驾校。如此一来,驾校和教练就丧失了任性而为的底气,不敢“拖学”“拖考”了。若不设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考试通过率,一切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要让“先培训后付费”不是看上去很美,就需要对这种模式进行顶层的制度设计。比如打破驾培垄断,出台操作细则,厘清谁来保障学员“先培后付”权利的实施,谁来约束学员保障驾校权益,哪些情形属于学员可以拒绝付费或少付费的范畴,纠纷产生时又该如何认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