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评“蹲着没教养”是种道德洁癖
近日,有网友发图并配文称:“为何现在那么多女孩子不懂得教养?等个地铁就可以随随便便蹲着?”该话题引发热议,有网友赞同该说法,称再累也不蹲,也有网友称该体谅。
作为文明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与这两种姿势相比,蹲相的确不太优雅,不过倘若就此给对方扣上“没教养”的帽子,未免有些上纲上线,管得太宽。
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但事实上,在任何一座城市的《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中,都找不到乘客不能蹲着等地铁的规定。由此可见,蹲着还是站着,起码不属于“底线道德”的范畴。
所谓教养,即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取决于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对于地铁这样的公共场所,教养就体现在文明乘车,不大声喧哗、污染环境,不对他人感受和公共环境造成妨碍。近年来,诸如地铁内吸烟、随地吐痰、大小便等不文明现象之所以备受批评,并陆续被一些地方立法予以禁止,就在于这些行为已经影响到乘车环境和公共秩序。此次网友爆料的女孩“蹲着等地铁”则与之有本质区别。当时两位女孩所蹲位置,与周围其他候车人群都有一定距离,加之蹲着等地铁只是暂时性行为,车子一来自然会起身,因此不会妨碍到他人通行。
批评“蹲着没教养”并非偶然现象,眼下社会上一些人俨然患上了“道德洁癖”,在道德上面极端苛刻,不承认人的基本生理、心理需求,在道德上不允许有一点的“不道德”,不然的话就反应过度。比如,夏天到杭州西湖游玩,不少游客都喜欢脱去了鞋袜把脚浸入湖中,享受湖水带来的凉爽。这本是正常的戏水纳凉,在一些网友看来却成了大煞风景的不文明行为,把西湖变成“洗脚池”。难道让西湖变得“只可远观,不可近玩”,让人泯灭亲近自然的天性,这才是符合某些人心目中的道德?同样,逛街走路累了,蹲下来也是很自然的行为。教养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无视当事人的身心疲惫,挥舞道德大棒予以攻击,这种做法本身就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批评“蹲着没教养”的网友,或许自己不喜欢女孩子蹲着,但其不应该用个人的好恶取代公共道德标准,去一味苛责他人,否则就成了一种网络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