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笔记”岂能虚情假意

    日前,在某地的一次“三严三实”活动工作会议上,一位领导干部声色俱厉地指出:“‘三严三实’必须严字当头,落到实处,一些党员干部在活动中出现‘民情笔记’由他人代写的情况,是不严不实的表现,必须坚决予以纠正。”话音刚落,会场内响起了阵阵掌声。

    “民情笔记”,顾名思义,是为民情而生,以服务群众为本的,党员干部记好“民情笔记”,是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实际行动,是真正了解基层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的重要举措。然而,少数党员干部却没有利用好这项有效措施,把“民情笔记”当形式,甚至于弄虚作假,这不但违背了“民情笔记”的初衷,还让联系群众成了空话,使本应充满与群众之间深厚感情的“民情笔记”变得虚情假意。笔者以为,出现这种现象值得深刻反思。

    “民情笔记”既是一种记录记载,更是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一种反映和折射。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党员干部对群众的冷暖知多少、感情有多深,还可以反映党员干部服务基层的事业心责任感强不强、作风实不实、力度大不大。愿各级各部门都能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好“民情笔记”的相关制度,并加强考核督察,让“民情笔记”制度不仅挂在墙上,而是更为广泛地延伸到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日常工作当中,让各级党政干部更加关注民生现状、帮助群众解决最为迫切的民生问题。愿领导干部都能多用心、勤用脑、肯用情,真正沉下身子,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写出“含金量”高的“民情笔记”,把群众所关注、所期盼、所急需的事情真正解决好。只有这样,“民情笔记”才能充满了真情实意,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位了,才能够在群众心目中有地位,也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赞许和拥戴。

 

 

    @邓海建:“招商提成”本就是个游走在规则底线之外的蛋,急功近利让其香味扑鼻,各种变数令其臭气熏天。110万招商提成能否兑现固然需要抽丝剥茧,更重要的,是看看在各色招引政策之上,有无明显悖逆法治政府的拍脑袋决策。

    @张燕:召车软件企业相当于一个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网络出(约)租车企业或平台。把各类“鲶鱼”放进出租车、约租车行业来,如此多方受益的改革,说白了无非是尊重市场,尊重市场化的自由竞争。确实,技术的发展需要法律和观念的调整,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方都需要耐心。

    @曲征:对于“长绳绑蟹”即便没有细则规定,也不能成为当地监管部门放弃监管的理由和借口。一方面监管部门可以在巡查、抽查监督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限制绑蟹绳的长度以及重量,另一方面,探寻无绳捆绑销售青蟹的思路。

    @王云帆:借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东风,司法领域的常态化纠错有了长足的进展,但这还远远不够。冤假错案不但需要常态化的纠错,更需要常态化的究责来预防下一个冤假错案的发生。

    @龙敏飞:来电显示的关键不是收费而是担责。可以说,对于非法之徒篡改号码,运营商承担责任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消费者权利逼仄的现实语境下,若想保护好消费者的权利,公益诉讼便应提上议程。

    @张英菊:公众危机意识的淡薄以及应急能力的匮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发生突发事件后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要原因,我国公众危机意识及应急能力亟待提升。

    @苗瑞:屠呦呦的母校——宁波效实中学,最牛的不是培养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周末不补课。学校“坚持不补课”,家长和学校都应该给自己松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高中学生不补课不再是一件稀奇事,也不再被大家认为是一件比获诺贝尔奖还牛的事。

  

    @知风:当一个靠做人家结婚生意赚钱的人,出现在法律意义上的结婚殿堂,在亵渎爱情的同时,也让这个圣神和严肃的人生台阶染上了铜臭。如果不是因为把结婚证办成了离婚证,法律赋予的公权不就握在了生意人手里?

    @张璐:广东发文进行职称评价改革,打破了职称评审“唯论文”的评价体系。论文作为衡量的一个标准并不是完全没有合理性,改革的方向也绝非推翻“论文”的地位,而在于更多地兼顾合理性因素标准,完善评价机制。

    @毛宇轩:棚户区的存在是一个历史遗留的欠账问题,“城中城”不仅与当前改革深入推进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相抵触,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阻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