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帮机场“拉客”该向谁问责?
继去年通航后出台“民航市场培育优惠奖励暂行办法”,湖北神农架林区政府日前又发布加大当地居民乘机优惠力度的公告,60岁以上本地籍居民可享四个往返免票,本地籍其他居民和在校大学生,则可每年各核销两个往返神农架机场至通航城市机票票面值的30%和80%。机场方坦承,因为售票情况“不景气”。
因为地方小机场客流“不景气”,政府就行政错位地帮着“拉客”,免费或优惠力度,听起来是在让利于民,但实质仍是当地老百姓都在为相关部门或领导的错误决策“缴学费”——要知道,神农架削平5个山峰、填平数百个溶洞来建设“华中最高机场”,总投资近10亿元人民币!
从售票情况“不景气”看,神农架机场目前暂时还没有达到吸引游客、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预期。至于以后会不会慢慢扭转这种窘境,实在难以乐观。机场建设之初,不少当地老百姓早就表示,“乘飞机出行的机会并不多”,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曾分析,一个地方能否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以促进经济发展,有很多掣肘因素。
去年有报道称,全国近八成小机场因客流量过低而亏损,要靠巨额财政补贴来维持。因能接纳的乘客有限,难以产生规模效应,且服务水平不高,小机场持续亏损早有不少先例,神农架还要盲目建设小机场,无疑是一种决策失误。现在政府帮机场“拉客”,谁又来追究决策失误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