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好的控烟手势也比不上严格执法
“最严京版控烟条例”6月1日开始执行,而北京也公布了3个“劝阻吸烟”的推广手势,按市民评选票数多少,分别是“不可以”“我介意”“请停止”。
无论是“不可以”还是“我介意”或者“请停止”,都是以鲜明的态度向吸烟者说“不”。这些手势,有助于形成全面控烟的社会氛围。但问题在于,当否定的手势遇到具体的吸烟者,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室内不得吸烟,这也是人人皆知的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太多的吸烟者置规定于不顾,照样在室内喷云吐雾。面对他们,再明显的手势恐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或许意识到劝阻无效,面对吸烟者,大多数人选择沉默。
事实上,吸烟者不在乎他人的劝阻,却在乎控烟部门的罚单。但可惜的是,这样的罚单,却极少开出。反观香港,控烟却卓有成效,极少有人胆敢在禁烟区吸烟。原因无他,执法严格而已。按照香港的《定额罚款(吸烟罪行)条例》,在指定为禁止吸烟区的区域内或在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罚款1500港元。为了实现“违法必究”,香港还鼓励市民举报吸烟行为,除此之外,还会加强巡查。
根据“最严京版控烟条例”,全市范围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及公共交通工具内将禁止吸烟;室外也对吸烟多有限制,如排队时禁止吸烟。违者将被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0000元罚款。法规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期待有关部门能够严格执法,让“最严京版控烟条例”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