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腐败慌什么”是官员自信的底气

  

  

2014年,“反腐”成为年度热词,作为北京市纪委书记,叶青纯在两会上也当然成为代表、委员和媒体竞相追问的热点人物。24日,在石景山团参加审议的市人大代表、市纪委书记叶青纯接受记者采访,当被问及“有评论说,目前官场腐败的存量呆账比较大,官场人心惶惶”时,叶青纯表示,如果说“人心惶惶”,那本身就有腐败行为,要不然慌什么呢?  

自打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体制内“公务员不好当”“官员是高风险职业”的抱怨之声便不绝于耳;打虎灭蝇的“动真格”反腐业绩,更让官僚阶层为之唏嘘震颤,尤其是随着反腐由个案惩处到对塌方式、系统性、家族式腐败的深挖细究,用“人心惶惶”形容官场的忌惮心态或并不为过。不过,叶青纯一句“不腐败慌什么”的据理诘问,却直击了问题的要害,也道出了官员对人生的一种“自信”境界。正所谓“何以解忧?唯有不腐”。

常言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贪官们在伸手捞钱时,并非没有如意的“盘算”,只是这种“盘算”建立在“神不知鬼不觉”“行贿人不会供出”的侥幸和希冀“下半生荣华富贵”的虚幻之上。“不腐败慌什么”是一种饱含自信、踏实、无悔和幸福的人生境界。官做多大算高,钱敛多少算多?为贪慕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钱财而贻害前程、自由和幸福,不值。成就官员无忧无怨、气定神闲的无悔人生,需要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的“不想腐”正气与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