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侵权的“景区联票”不可纵容
近期有媒体报道,某景区包括两个景点,游客集散中心售票处只售卖联票,单独购买门票需要到对应景点。面对越来越注重体验感的游客群体,景区不在升级服务、提高品质上下功夫,而是在门票上想“招数”,通过门票赚快钱,属于典型的“门票经济”依赖症。
实行景区联票模式,可以满足游客多样化出游需求,提升游客的深度游玩体验,还让游客摆脱了景区频繁购买门票的烦恼,但不能以只卖联票的方式变相强制游客花钱。现实中,一些景区门票实行一票制管理,票价含多处景点,也就是说,游客想要参观某一景点,必须购买套票、联票。而有些景区面积很大,游客难以走遍所有景点,景区在此情况下推行套票、联票,按照一票制、联票的规定打包所有景点出售高价门票明显不合理。游客作为消费者,有权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要去的景点,旅游景区只卖联票侵犯了游客权利,有捆绑销售和强买强卖之嫌。
侵权的“景区联票”不可纵容。有关部门应加强旅游景区监管,开展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推动景区积极整改违规行为,对拒不整改的依法进行处罚,对违法违规设置的门票收费模式及时取缔,让景区售票方式更加合理,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景区应把经营思维聚焦到如何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游客体验上,而不是通过变相强制消费增加收入。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和景区,应因地制宜制定联票和单项票并行的销售政策,让广大游客自主选择、明白消费,出游更舒心。
摒弃“门票经济”思维是景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2002年,杭州推出西湖景区免门票政策,在这一举措带动下,杭州大热的不仅仅是一个西湖,周边县(市、区)旅游产业也出现“井喷”效应。近些年来,辽宁、江西、广西、海南等省份已出台措施叫停景区强行出售套票、联票,维护游客自主选择权。在很多景区陆续取消门票的趋势下,有些景区过度依赖“门票经济”,甚至玩起门票套路,损害消费者权益,实不可取。相关地方和景区应树立旅游景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实现从“门票经济”到综合经济、从观光景区到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从景区孤岛到区域融合发展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