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家长作业”应划清家校边界

  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山东省教育厅起草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规范办学十五条规定》(下简称《规定》),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要求,建立学生作业统筹和公示制度,调控学生作业时间;科学设计作业,不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教师对书面作业全批全改,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评改作业。(2月19日中国新闻网)

  在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问题上,教育部此前作出回应,“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目前,已有多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始“自立规矩”。山东青岛市教育局提出要求,帮家长减负;河南省安阳市教育局则提示家长群要执行“八个禁止”,其中就包括禁止以让家长帮助检查作业、督促学习为名给家长布置任务。

  批改作业本应是教师分内之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应该让学生家长去承担。绝大多数家长并非从事教育行业,更不了解学校的学习进度、教学方法等,一味地按照标准答案照搬照抄,仅能判断对错,不能深入了解孩子的知识点是否掌握,这将让课堂教学的功效大打折扣。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侧重点有所不同。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传道授业而育人。家庭教育主要是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学校和家庭各有优势,可以优势互补,共同完成育人任务。从这一点上看,孩子的学习生活是由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承担完成的,从侧重点上讲,家长的职责应当是监督孩子在家完成作业,而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则应是老师的责任。只有划清家校边界,明确各方责任,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更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