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击山寨社团需监管发力
2月18日,民政部公布2021年第一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提醒社会公众谨防上当受骗。在这份名单中,绝大多数的涉嫌非法社会组织都是“中字头”。根据民政部公布的名单,涉嫌非法的社会组织名称大多中规中矩。部分组织的名称与正规社会组织高度相似,甚至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令人难以分辨。其中,“中国志愿者协会”更是与正规社会组织“中华志愿者协会”只有一字之差,极具迷惑性。(2月18日北京日报客户端)
在公布的名单中,“中国志愿者协会”与正规社会组织“中华志愿者协会”虽然只有一字之差,社会属性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华志愿者协会”是经过民政部门备案并批准的民间社团正规组织,而“中国志愿者协会”则是山寨版的“复制品”。近年来,民政部门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依法处置了大批非法社会组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一些组织和人员仍然罔顾法律红线,继续违法开展活动,社会对此反映强烈。
打击山寨社团需监管发力。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守土有责,对山寨社团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形成强大的震慑氛围;另一方面,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意识,提升辨别能力,对山寨社团的骗术能够清楚识别,积极监督举报,为有效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