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快递盲发黑色产业链

  近日,新华社“全民拍”栏目接到多个报料:最近没有买东西,却收到一个到付快递,而打开快递却发现是一些几块钱的地摊货,价值远远低于到付款。记者对此线索追踪发现,这种快递背后是一条涉及购买个人信息、盲发快递、外包客服的黑色产业链。业内人士和专家提醒,来源不明的货到付款快递不要签收,接收快件时最好当场验货,同时呼吁尽快建立个人隐私保护机制。(1月4日新华网)

  一个没有记忆的快递,需要货到付款,考虑到可能是亲朋好友送的“惊喜”,考虑到可能记不清楚自己的包裹,很多人会欣然接受,结果却是上当受骗。如今,购买个人信息、盲发快递、外包客服已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究其原因,除了消费者的防范意识不到位之外,还有一些较为现实的问题。第一,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和交易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快递到付”之所以能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非常精准,精确到个人姓名、网购平台账户名称、家庭或单位地址、电话号码等。第二,则是一些快递公司存在管理不力问题,对员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据记者暗访调查,做盲发首先要找一个快递公司合作,安装快递后台发货系统,当快递员明知道记者要做什么时仍然提供合作报价,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有提成,当然希望发件越多越好。”

  这些现实问题,让“快递盲发”骗局形成了一条黑色的产业链,消费者被无辜卷入,成为被收割的韭菜。对此,每个人都要提高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对来源不明的货到付款快递拒绝签收,接收快件当场验货。快递公司应该承担好监管责任,不能默许或无视员工的违规行为。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从法律规范、行业标准、技术等方面持续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严厉打击不法分子泄露、交易个人信息,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