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设“食品安全副校长”很有必要

  近日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会同区教育局召开了全区教育系统“食品安全副校长”聘任大会,从食品安全监管一线择优挑选出25名业务骨干担任全区148家中小学、幼儿园的副校长。(9月24日《健康报》)

  近年来,各地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学校也不例外,学生因食用霉变、过期、不卫生食品而呕吐、腹泻,甚至中毒身亡的案例已发生多起。这一起起校园食品安全事故,无不给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威胁。同时,这也给校园食品安全敲响了一记“警钟”。

  其实,学校食品安全隐患和威胁主要来源于两个地方,一是学校食堂,二是校内外小卖部。要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学校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从食材采购、进货、验收、清洗到烧制、留样,必须层层严格把关,只要一个环节把关“失守”,就极有可能引发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无论是校内小卖部里,还是校外小超市里,“五毛食品”甚至是“过期食品”,学生一旦食用极易引发健康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而这一切的食品安全防范仅靠学校单方面“把关”“把守”,显然有些“势单力薄”。学校并非专业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等往往存有诸多“疏漏”,极易留下“隐患”。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参与到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和培训当中,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学校遏制校园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次,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从食品安全监管一线择优挑选多名业务骨干担任学校“食品安全副校长”,这无疑是帮助学校补齐了食品安全管理的“短板”,提升了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水平。一方面,有了“食品安全副校长”,他们就能深度参与学校食品安全日常管理,督促和指导学校完善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协助学校开展从业人员及学生食品安全的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有了“食品安全副校长”,他们就能直接指导学校引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管理模式,既方便职能部门的有效监管,又方便家长实时观看,从而实现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智慧化管理。更为重要的是,有了“食品安全副校长”,学校食品安全就有了专业的“把关人”“指导者”和“管理者”,校园食品安全就有了“保障”。

  当然,学校设了“食品安全副校长”,并不等于学校的食品安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校方还需积极做好各项配合工作,比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学生远离“过期食品”“霉变食品”等等。只有学校和“食品安全副校长”一起“高度重视”学生的食品安全、共同“编织”学生食品安全防护网,从而切实守护好每一位学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