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岂能将校园欺凌轻描淡写为“没有恶意”
河南禹州的李女士在一个多月内发现,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眼睛里冒出小纸片。家人带她多次到医院就诊,医生从她眼里取出的小纸片多达几十张。而这些纸片是被同校男同学塞进眼睛的。据悉,当天有两名小男生按住李女士的女儿,另一名男生则负责往女儿眼睛里塞纸片。学校王校长承认确有此事,但表示这只是孩子间的玩闹,没有恶意。(11月12日澎湃新闻)
眼睛是极其柔嫩的器官,经不得任何伤害。虽然这属于发生在小学二年级儿童之间的恶作剧,但足以说明行为人有着欺凌恶意。而作为监管者的校园,显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绝不能以“没有恶意”模糊应负的责任。
作为七八岁的儿童,虽然对很多事物的认识不全面、不客观,判别是非对错,拒绝陋习的能力较差。但其显然已经有了初步的价值观和是非观,能够认识到何谓对,何谓错。具体到此事件中,七八岁的儿童,再不懂事,也应该清楚欺负他人是不对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向其传输过相应常识。
此事件之所以长时间持续,与涉事学校的教育缺失、监管缺位不无关系。根据有关规定,接收未成年人尤其是不完全行为能力儿童的教育机构,对儿童在校期间负有完全监护、托管责任,充当着“临时父母”的角色。作为学校,理当密切关注在校儿童的一言一行,及时发现儿童言行方面的问题并教育、疏导,纠正其心理方面的问题和行为方面的谬误。如果这些儿童在校期间伤害他人或受到他人伤害的,学校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但遗憾的是,从涉事学校校长的回应看,其显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故而将这一发生在低龄儿童间具有校园暴力倾向的恶行轻描淡写为“没有恶意”。显然,涉事校长的说法,任何受害者家长都难以接受,具有朴素正义观的公众,也难以理解。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规则意识更应从娃娃抓起,而不能欺负他人是最应该掌握的基本规则。往他人眼中塞纸条不可能是闹着玩和恶作剧,而是恶行和欺凌。涉事学校理当尽快纠正这种漠视校园暴力的错误教育观,同时健全校园监护机制,尽早发现并处理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莫让幼小的心灵对原本充满憧憬的校园产生畏惧和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