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应释放更多人本情怀

  1993年出生的顾健是江苏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研二学生,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值班14小时后猝死。顾健的家人认为,学校和医院理应负责,认定顾健为工伤死亡。但校方和院方对此有不同意见。顾健的不幸猝死,让规培生的权益保护引发关注。

  这场争议的发生,不仅让规培生的权益保护引发关注,而且也将工伤认定的议题,推到了舆论前台。从法律层面上进行探究,现有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规培生等实习生,确实不太符合申报工伤的标准,也没有明确支持工伤认定和赔偿抚恤请求。然而,死者是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主体,他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与医院本院住院医师并无实质差别,理应获得和住院医师同样的保障和赔偿。事实上,在我国法律实践中,不乏学生在实习期间被认定为存在劳动关系并获得赔偿的判决案例。

  工伤认定应释放更多人本情怀。首先,用人单位应以人为本,善待劳动者,一旦发生工伤事故,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等司法救济挺身而出了,再不情不愿地履行相关责任。同时,劳动保障部门及社会保障机制,应及时撑起一把庇护弱势群体的保护伞,不要让一些劳动者身体受伤,心更受伤。特别是,有关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应明确和细化更多的认定情形,如将实习生等纳入工伤认定范围;一旦出现工伤纠纷,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及时做出公正裁决,竭力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