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省教育厅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0年,在全省建成60所知识产权教育工作体系较为完善、知识产权教育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较高、成效显著的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2017年至2020年,每年评定“江苏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1020所。对纳入试点的学校,除给予适量经费扶持外,还将提供部分知识产权教材、对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教师分批进行免费培训等多种扶持措施。

  知道不该买盗版软件,但还是会去购买盗版书籍,而在下载破解软件方面,男生比例高达59.6%,女生也达到39%;有87%的小学生不了解知识产权,高中生的认知比例也仅达40%……这是此前一项针对北京部分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在抽样问卷中,有过半的学生不知道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中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不仅关乎学生个人成才,关乎家庭幸福,更关乎国家兴亡的千秋大业。中小学校知识产权教育要着力在优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升级,彰显有知识产权特色的办学成果,为增强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打牢基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把知识产权教育广泛深入到中小学生中去,将培养创造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制度结合起来,为创新型国家储备基石,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有关学校的重视。一方面,现在许多学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知识产权教育,有与小发明小创造结合,有与美术小制作结合,有与科技创新活动结合,也有与研究性课程结合,更有渗透到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教育中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人才资源。加大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动将知识产权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在教学中可渗透能力培养,应与科学实践结合,才能夯实知识产权教育事业的社会基础。

  应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教育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支撑。一方面,通过知识产权教育,提升广大中小学校学生对知识产权的知晓率,能够促进创造成果、创意作品大量涌现,教师、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现。这不仅使青少年树立起尊重和保护创造成果的意识,也培养了青少年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培育一批能带动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工作的试点、示范学校,让青少年从小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并充分发挥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才能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局面,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