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永富:要严查严管6000亿易地扶贫资金
本报讯(记者汤瑜) 3月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就“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投入的6000亿元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涉千万贫困人口,会通过严查严管把扶贫的钱用好。
扶贫项目要停止破坏生态
生态扶贫也是扶贫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刘永富表示,首先,扶贫项目要停止破坏生态,同时还要有利于生态的修复,在这个加减法当中找到利益平衡点。
他介绍说,这次易地扶贫搬迁,涉及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同时还要同步搬迁一些农村人口。这些人口大多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生态非常脆弱,人在山上住着就要开荒砍树、种地、烧柴等等,越搞越穷,生态恶化。要把这1000万人搬出来,这是一个大工程,是一个大决策。应该说1000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这是中国政府下的一个大决心。中央政府确定统一的政策,投入6000亿元来搬这一批人。
刘永富举例说,2015年,浙江有一个养殖企业,到贵州生态脆弱的武川县去种构树(构树是中国的一种原生品种,蛋白含量很高,非常适合做饲料),这个企业投资了3700万元,到去年底已经赚到利润1600万,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还保护了生态。
扶贫资金在基层监管有难度
对于扶贫资金安全的问题,刘永富表示,扶贫资金有效使用对脱贫攻坚至关重要,必须要始终抓住不放,要把它解决好。首先,是改革完善制度,如何分配、怎么使用,要设计好;第二,要严格加强监管,由于这项资金涉及面广、线长,一直到县乡村,可以说分布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基层监管的难度还是有的,但是总体上讲,是在逐步好转的。
他介绍说,2013年审计了17个县,问题资金占被审计资金的15%,2016年审计了30个县,问题资金是3%,比例大幅下降。
“我们希望通过严查严管,把扶贫的钱用好,发挥它的效益。每个县建立扶贫资金项目数据库,把项目、资金进行公示、公告,要自觉接受社会基层和群众的监督。”刘永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