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新政满意度超六成人大代表建议取消户籍限制

  本报讯(记者王涵) 日前,北京、天津、上海等17城市消协(消委会、消保委)联合中国消费者报社发布了《网约车消费者情绪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悉,《报告》调查了消费者对于网约车行业服务、价格和安全方面的评价,并对网约车行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超六成网友认为新政“合格”,

两成认为“很失望”

  虽然新政的出台曾经引起人们广泛的争议,但是根据《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于网约车新政却给出了60.43%满意度的及格分,高于行业的总体满意度。当然,也有19.52%的网友对新政很“失望”,希望新政能从方便老百姓出行的角度进行微调。

  对此,《报告》认为,网约车供给是否充足,不仅会造成网约车价格波动,同时也会影响到消费者体验,从而引起消费者情绪的波动。这一方面说明,网约车市场规模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仍然可以增加运营车辆;另一方面,建议相关部门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应以保证满足消费者出行需求为基本原则。

    

人大代表建议取消网约车准入户籍限制

  针对《报告》中有超两成被调查者表示户籍限制政策不能接受,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市宝丽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焦文玉。她认为,“对于普通百姓的出行而言,网约车首先是非常方便,其次是价格便宜,再就是服务好。”焦文玉介绍道,在其所在的城市,网约车已经通过网络平台覆盖到城乡各处,而且对其评价是否方便、便宜、满意的落脚点就在消费者身上。

  在焦文玉看来,网约车是灵活就业的一种体现,其身边很多朋友就在从事网约车职业。“我觉得无论在北京,还是在上海,不应该用户籍加以限制,这会阻碍从农村到县城再到地级市的创业通道。”

  此外,在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广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陈舒也曾公开表示,与其限制户籍,还不如依靠大数据加强管理能力。

  “之所以规定网约车司机只能由本地户籍人员担任,在某种程度上是出于安全考虑。但是,如果对司机有无犯罪记录完全靠户口本去管,成本是很高的。政府与平台应该提高大数据管理能力,市民有无犯罪记录、是否符合相关条件,比起让司机去派出所开无犯罪记录的证明来说,如果能够通过互联互通端口开放显示的数据来解决更为合理,并且还把权力输送、弄虚作假的问题解决了,这才是治理能力提升的表现。”陈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