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牙等于买宝马”呼唤医疗供给侧改革

  “目前医院最贵的牙植体8万元一枚,种一口牙相当于一辆宝马车,这是什么概念?我们现在医疗耗材的费用比较高,所以要呼吁加速推进医疗器械的产业化。”34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医卫45组小组讨论会上,华西口腔医学院主任医师周学东的发言把大家的讨论带入高潮。

  相较于传统的安装假牙,“种植牙”的技术先进显而易见。比如不易发生脱落的稳定性,深植于牙槽骨内的安全性,不伤及邻近牙齿的无害性,以及外形美观、使用年限长。不过,真正看似患者福音的好消息背后,却是一般民众难以享用的昂贵价格。“种口牙等于买辆宝马”的形象比喻,道出了这种“天价”种牙注定曲高和寡的就医尴尬。这也无疑造成了众多牙病患者新的“看病难”和“看病贵”。

  医疗服务是保障包括下岗工人、农民、低保人群在内的全体国民健康福祉的公益性事业,理当以满足最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就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管不能不考虑市场因素,但更需千方百计地让更多民众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实惠,并不断破解由新技术高成本引发的“看病贵”难题。这既是彰显执政为民、打造健康中国的题中之义,更应成为引领、助推医疗制度改革必须坚守的“问题导向”。  

  牙植体高度依赖进口,不仅推高和制约了种植牙技术惠及普通民众的门槛,也有悖举国上下期盼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大势所趋,更凸显了医疗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和必须。尽管要实现医用耗材、医疗设备从进口到国产并非易事,需要一个技术攻关、费时费力和资金投入的渐进过程,但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和最终实现节能降耗、压缩就医成本的利国利民好事。

  “种口牙等于买宝马”,既是直面我国医疗器械制造工艺技不如人的现实无奈,更应成为激发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的倒逼动力。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大国理想、为了亿万民众的健康福祉,人们期待具有不信邪、不服输创新精神的中国人,生产出更多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的国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