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护车收费“合理”谁说了算
成都一老者在西昌旅游摔伤,家属要求转运回成都。西昌到成都仅400多公里,而120急救中心的救护车收费8600元。家属表示堪称“天价”,感觉难以接受。而院方表示,通常救护车按往返算,西昌至成都往返860公里,收费8600元“合理”。
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医疗工具,救护车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而作为一种有偿服务项目,救护车的收费历来争议较大,引发的矛盾纠纷也较多,这位认为救护车“天价收费”的受伤游客的家属,只是众多投诉者中的一员。
关于救护车收费问题,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长途而言,目前全国大多数执行的一般收费标准是每公里10元、往返均算收费里程。如此而言,这家医院关于往返860公里收费8600元就还真的“合理”。
问题是,制定这一收费标准,实行所谓“议价”政策,主管部门或许更多考虑的是医疗机构的利益,而作为消费的患者,面对医疗机构垄断性的救护车稀缺资源,又有几多底气和资格来“讨价还价”?
由此而论,所谓救护车收费“合理”不“合理”,还真不能由其一方说了算。紧急医疗救援是一项公共服务项目,应该更多体现公益性,应该更多体现民生情怀。适度的收费肯定是必要的,但是收费标准还是应该尽可能多的顾及一般患者的承受心理和支付能力。作为政府层面,应该多为紧急医疗救援提供财力支持,扶持其配备更充足的车辆、更完备的设施和更强的人员技术力量,为其降低医疗成本。而有关职能部门,则要强化对医疗机构进行严格的行业监管,防止其利用稀缺资源变相乱收费、多收费以求自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