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网络医托”须有长效机制

  83日,北京市卫计委、市网信办等8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北京市集中整治“号贩子”和“网络医托”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继续整治通过互联网散布的“号贩子”“医托”等违法信息,坚决斩断“号贩子”和“网络医托”利益链条。

  “网络医托”披着“社交网络”“新媒体”“创新”这些光鲜的外衣,干的依然是古老的行骗行当。

  传统“医托”还未治理好,又出现了升级版的“网络医托”,无疑为相关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当务之急,整治“网络医托”问题不仅要下重拳、“打七寸”,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方能治本。一方面,应有针对性地打击“网络医托”问题,发现涉嫌“网络医托”活动的,要对相应的医疗机构、互联网企业依法进行严肃查处;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互联网的信息监测,研判整理互联网“网络医托”等有害信息的链接、关键词,及时有效地对违规网站进行查处,消除“网络医托”存在的土壤,确保监管和执法的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