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低龄化提醒禁毒教育提档升级

  孙琴第一次接触毒品是为了减肥。那一年,她才14岁。孙琴和她的朋友都相信了一个谎言:包装时尚的冰毒并不算毒品,偶尔吸食也不会上瘾。在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内,孙琴为自己的无知后悔不已。贵州省公安厅禁毒总队三处处长张德胜表示,今年新发现吸毒人员中,26岁以下的青少年比率增加,占总数的40%左右,许多人抱着“减肥”“减压”的心态接触毒品。

  青少年因为心理素质不成熟,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比较低,抱着好奇、追求刺激的心理去以身试毒,结果成了毒品受害者。对此,学校应该主动承担禁毒教育责任。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学校担负着培养人的重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学校教育缺位,或者说教育者本身对毒品严重危害的问题都没有厘清,没有引起重视,又怎能让孩子深刻认识毒品的严重毒害呢?

  禁毒教育事关重大,而破解吸毒低龄化的问题是禁毒的重要环节。加强禁毒教育,对孩子正确引导,提高孩子对毒品的认识能力,也会增强他们对毒品的“免疫力”。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对禁毒宣传教育提档升级并成为制度常态,才能筑牢青少年禁毒教育的防线。

  此外,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吸毒人员增加、毒品犯罪无孔不入,也给了孩子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除了禁毒宣传进校园以外,相关部门要花大气力打击毒品犯罪,净化社会环境,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创建“无毒社区”,让青少年在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中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