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不应光指望政府“撑腰”

  近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等11个部委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对实体书店创新经营项目和特色中小书店转型发展,通过奖励、贴息、项目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重点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书店做优做强。要完善规划和土地政策,将实体书店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校园考核评价体系。

  在“全民阅读”三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背景下,11个部委发文助力实体书店发展,自然是为了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近年来,在网络书店、数字阅读的激烈冲击下,在休闲娱乐多元化的无情挤压下,国内不少实体书店日渐萧条,生意愈来愈惨淡。然而,实体书店是一个地方的文化高地与精神地标,是老百姓生活品质、文明素养的重要载体和体现。面对实体书店的萧条与倒闭潮,政府确实应该出手施救,抢救实体书店于危难。

  但政府对实体书店“输血”,只是实体书店重获生机的外因。实体书店需他救更需自救。它们面临的主要困境,一是读者越来越追捧电子阅读,二是网店恶性价格战抢走大量客源,三是经营方式传统,市场活力不够。这就需要实体书店在吸引读者上多下功夫。如将书店开进医院、酒店等,开设女性主题和电影主题等特色书店,或试行咖啡、住宿等多元化经营,由单一售书向综合性文化服务转型。当实体书店成为智慧的扩散者、文化的传播者和知识的供应者,也就有了勃兴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