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庆林:签发“外籍华人身份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本报讯(记者汤瑜) 3月10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后,侨联界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接受两会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今年提交了一份《关于给海外华人签发‘外籍华人身份证’》的提案,希望在不涉及双重国籍问题下,研究对海外华人签发外籍华人身份证,这是他在欧洲、南美、亚洲等国家与当地华人接触后完成的。
潘庆林表示,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侨联将最大限度调动海外华侨华人积极性,发挥侨胞作为住在国与中国之间桥梁纽带的独特作用。“我希望提案能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前得以实现。”
据国务院侨办统计,目前海外华侨华人已超过6000万,分布在五大洲的19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6个国家就有4000多万。
现任天津市侨联副主席的潘庆林表示,随着中国日渐富强,越来越多的海外侨胞回到中国,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而海外侨胞因为熟悉住在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情况,因而可以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回到中国投资、经商、创业,将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带回来,助力中国“一带一路”建设。
记者获悉,对持外国护照的海外华人来说,在回国探亲访友及商业往来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便。例如,根据相关规则,海外华人必须有中国方面发出的邀请函,才可以办理回国签证;到达中国之后,必须在24小时之内到当地派出所报备;在中国的停留时间上,也受到很大限制。
在潘庆林看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局,伴随着中国公民移民海外的人数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如何重视调动沿线国家华人华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亦是关键所在。
早在2012年,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及其他136家海外华人团体就曾联名呼吁全国人大和政协,把“发放海外华人身份证”一事纳入两会议题,并尽快实施。
按照潘庆林的设想,持有“外籍华人身份证”的人没有中国国籍,没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但是,如果持有“外籍华人身份证”能享有等同普通中国公民的其他权益,如投资、置业、开办银行账户、申请驾照、子女入学。
为此,潘庆林建议,首先由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对此问题广泛征求海内外意见,进行专题调研和协商;然后由公安部、外交部、国侨办和中国侨联根据情况,联合拟定出更为具体和有针对性的方案和举措;最后国务院颁发有关外籍华人身份的条例,再由全国人大起草并通过相关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