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农民增收将是政策要攻破的难点

  本报讯(记者汤瑜) 37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农民收入增长将是政策要攻破的一大难点,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权必须维护。

  陈锡文指出,从去年的情况看,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在整个收入结构比重是非常低的,只占2.2%。所有的国家,让老百姓增加收入,主要的精力都应该鼓励大家创业就业,发展经济、发展生产上,要让他们获得应该有的财产性收入。

  他认为,目前农民增收的政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让更多的具备条件已经在城市长期居住和稳定就业的这部分农民工在城镇落户,这样实际上不仅仅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国务院已经在研究;第二是在农业经营方式上进行创新;三是政府要助力农民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效率;四是要在农村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农民不仅仅卖农产品,而且让农民能够通过介入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这样一个产业链条,来提升农业自身发展的价值链,让农民从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第五是在农产品价格体制的改革中,注意保障农民的合理收益,通过其他的补贴方式,来保证农民的合理收益;最后是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之间的均等化步伐。

  此外,陈锡文强调,“十三五”规划建议里也提到,一方面要维护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另外也要引导和支持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财产权。在中央批准的试点方案中,涉及土地、宅基地的转让方案都是非常明确的,即现阶段只能在本集体范围内转让。农民的很多权利只能在本集体范围内可以流转、转让,这和集体组织、村社制度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