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科学素养呼唤理性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副主席程东红3月7日表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6.2%,仅相当于发达国家本世纪初的水平,建议将“到2020年实现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
公民科学素养较低,折射出我国公民科学教育的不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但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还需要倡导和培育科学精神,何谓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不盲从、不附和、依理智为归,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严谨、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科学精神倡导冷静、客观,强调尊重事实、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就给我们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指明了方向——理性教育。所谓“理性”,“是一种引导我们去发现真理、建立真理和确定真理的独创性的理智力量。”我们的教育,不仅应该教育公民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更需要强调科学的思维、科学的精神,理性认识科技应用到社会中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具备学习、理解、表达、参与和决策科学事务的能力,这其实就是理性教育的目的和使命所在。只有强化理性教育,才能培育出理性的公民,树立起理性的价值判断,使公民在面对大量的信息冲击时不致迷失自己,进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激励科技创新,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