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最贵车位”背后的炒作嫌疑
“50万元一个停车位?这可能是成都最贵的停车位了!”日前,这则“天价停车位”的消息在朋友圈热传。消息称,成都锦江区翡翠城小区,最近开发商在售卖二手停车位,因为“卖不完再租”的政策以及车位规划比例不足,“僧多粥少”导致了车位价格“水涨船高”。不少业主反映,目前的价格太高了。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高速增长,我国已经进入了“汽车社会”。与此同时,停车难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所有的二三线以上城市也越来越突出。
“最贵车位”在各地频现,让不少人感叹,现在是买得起车,未必买得起车位,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对此,有关方面不能不警惕。
从“最贵车位”中,我们看到了资本炒作的疯狂,也看到了政府投入和规划的失职。车位问题是城市的里子问题,关系民生,关系城市秩序。面对日益增加的机动车和有限的停车资源,政府部门义不容辞,必须要跟上“汽车社会”的节奏,而不能只放手让老百姓买车,而不保证让老百姓停车。其一,要规范车位出售范围,对于属于全体业主物权的地上停车位禁止开发商出售;其二,要从政策层面向开发商提出要求,明确规定开发商要按照房屋数量的一定比例配套建设车位。其三,要规范车位出售方式,通过政策对车位出售进行限价,依规打击开发商的“批发”转手行为;其四,要着眼于培养城市产业和基础建设的增长点,根据城市的现实和未来,从规划上对整个城市进行停车位配套工程,鼓励城市社区建设立体化、现代化、集约化、便利化的公共停车场。
@柏文学:真的实打实全面脱贫、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各方同心协力,包括贫困者自身,而扶贫结果的验收工作如何保证实打实,应当同时考虑在先。
@王学进:逢节必涨,不独三亚如此,其他各地大抵如是。对于这种市场行为,政府当然不能袖手旁观,该干预的还得干预,关键在于怎么干预,怎样干预得法。
@寇宇龙:将农业用地转变性质搞开发,必须和当地的整体发展相协调,如果被一时的利益蒙蔽双眼,乱开发,势必引发恶劣影响。土地之上,是沉甸甸的民生,任由耕田闲置,民生之伤怎能不令人痛心?
@李忠卿:从受害者成为杀人凶手,往往只是一步之遥、一念之差,“打死偷狗者”事件警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理智,只有学会用法律维权,保持一份对法律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否则一旦触犯刑律,则悔之晚矣。
@王传涛:通过学位证书设计与印制的权力下放,带动更多的教育权力下沉。更希望在拥有更多自主权力的语境里,各个高校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自主权,彻底释放活力。
@辛京:在薄谷开来和刘志军二人减刑案上,法院对二人的减刑公示和监狱的提请减刑建议书被公示,也是阳光司法应有的动作。对司法机关而言,落实司法实践对减刑、假释案件办理相关规定,就应保持这种公正态度,将审理重点放到罪犯服刑的表现上,而非其曾经的身份上。
@刘颂寒:医生护士和病人两个群体的撕裂,主要是彼此之间存在巨大的信任危机。完善监督,加强管理,落实追责。让马虎事情不再出现,才能让错打疫苗的事情不再发生。
@乔志峰:尊师重教无须通过送礼的方式来表达,家委会不能为此类不正之风推波助澜。出台家委会的设立管理规范也很有必要,从家委会成员的选取到其行为的监督,都应纳入到制度化的轨道,确保其发挥应有作用,而不是沦为不正之风的“白手套”。
@顾昀:是否着力推进公车改革,考验的是地方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只有敢于拿自己开刀,突破自我利益的藩篱,才能提升自身的公信力,顺利推进全面深入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