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题难倒博士妈妈凸显教育改革不均

  杭州某知名民办小学一个一年级的小姑娘,连续一周哭闹着不肯上学,在妈妈追问下才哭着说出原因:“数学不会,不想上学!”她的妈妈是杭州一位医学博士,忍不住发朋友圈吐槽:“翻了孩子的课堂练习,我真想说:孩子,你比你妈强多了!你的那些题目,为娘也不会做。”

  如这位博士妈妈所言,女儿完全是零起点,识字量很少,看题如同天书,影响了解读题目的能力。笔者在博士妈妈发布的试题照片中看到数、填、根据、表格等用语多见,题目里加法、减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均有涉及,而问题5,笔者完全不知所云。一方面,我们叫嚣着莫让学前教育小学化,提倡放养,给孩子一个欢乐的童年。而另一方面,小学中学化并未改变,一年级教学内容过难,很多小学入学还实行选拔考试招收学生,这些都让孩子和家长不知如何自处。

  试问如果家长和幼儿园都严格实行学前教育禁小学化,刚开学两个月的一年级孩子如何能正确解答这些“为娘也不会”的试题?博士妈妈吐槽的不是小学题目奇葩,而是对一年级小学教育非零起点的质疑,对学前教育该不该小学化的质疑,更是对孩子被迫“跳级”的担忧和焦虑。实际上,在201411月,《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就曾明确要求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事,任何一个点的移动,都要带动整个线和面的改革,如果只有幼教改革,而小学、中学等不变,势必会带来教育的“乱套”,最后受伤的只能是孩子和家长以及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