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周六上班”,不如常态延时服务

  公务员周六必须上班的真正看点,不在于是否违规,而在于效果如何。据介绍,延安出台这一规定的背景是,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影响和国际能源价格低位徘徊影响,延安市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和挑战。当地政府部门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推动稳生产、促投资政策落实的态度可嘉,但以红头文件形式统一要求公务员周六上班,却未必是个好主意。

  首先,一刀切实行周六上班制,不能真实反映工作需要。毕竟,并非所有部门都有周末必须加班完成的任务,对于一些单位来说,有可能周六空坐一天班,白白增加了水电等办公成本,却没有实际意义。而对于有的企业和群众来说,或许偏偏周日需要办事,却又赶上政府部门休息。

  其次,当地有关部门表示,将对周六上班情况进行检查抽查,对不执行规定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行政问责。可以想见,在行政命令下,各单位不可能不执行,但难免有些公务员心存抵触,身在曹营心在汉。对此,有关部门的检查只能停留在周六是否上班的表面,无法考量“出工不出力”的深层次问题。

  此外,根据延安这份通知,周六上班的时间节点是“9月底前”,那么问题来了,9月底以后怎么办?难道说,经济下行时政府加班加点服务企业,经济企稳后有关部门就可以对周末办事的民生诉求置之不理吗?这显然有悖于政府部门的宗旨和职责。

  原国家人事部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贯彻〈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中指出,一些与人民群众的安全、保健及其他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在国家规定的周休息日和节假日继续工作的,要调整好人员和班制,加强内部管理,保证星期六和星期日照常工作,方便人民群众。与其临时规定“周六上班”,不如建立常态化的延时服务制度,把主动权交给各部门各单位,由其根据工作需要自行决定延长工作日办公时间或安排周末上班。上级部门的考核方式也要从注重出勤向关注效率转变,重点看单位工作任务是否完成,听办事群众评价如何,从而促使广大公务员更好地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