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官做人当以“三严三实”为镜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
一个朝代也好,一个执政党也好,要想牢牢掌握执政地位,就必须从官员素质这项基础工作抓起。古往今来,无数的历史事实和朝代更替告诉我们,为官不正,庸官盛行,腐败成风,必然导致政权的垮台,留给后人的是一声长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已高度重视这一点,在坚持高压反腐的同时,力抓党员干部作风、素质、道德建设。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是延续也是新的开始。
“三严三实”是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即领导干部既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要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已五次提及,足可见重视程度。
“三严三实”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形势背景。党的十八大确定了一系列目标任务,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要顺利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只有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才能保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行;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党的各项事业才有基础保证。“三严三实”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出了新的严格要求。
“三严三实”的提出也是严峻的现实所需。当前,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着百姓痛恶的奢靡之风,顽固不化的人治思维,屡禁不止的腐败现象等等,这一系列问题腐蚀了党的队伍的纯洁性,损害了党的形象,影响了社会良性运行,不仅是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障碍,也是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绊脚石。
在这种背景下,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全局性思考。“三严三实”阐明了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队伍建设的一个飞跃,也为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改善作风提供了重要遵循。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当下,为官者当以“三严三实”为镜,严于律己,不断自省,查找不足,始终保持优良的作风。如此,方可成为党和人民群众值得依赖和信任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