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不文明行为不能止于善意的提醒

     每逢节假,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总会掀起一阵热议。为遏制这些不文明行为,“请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标语在公共场所可谓比比皆是,但它们的作用却很有限,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在我们周围仍时时再现。

    有人提出,这些恶习之所以顽固存在,是在对待这些不文明的问题上,我们还停留在依靠自觉和宣传教育的层面上,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据了解,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对市民不文明的行为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予以约束。

    借他山之石,力除国人的陋习不能止于善意的提醒,仅仅从道德层面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要让随地吐痰者管好自己的嘴,乱扔垃圾者管好自己的手,给我们自身和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在加强公民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大处罚的力度。不但要将不文明行为登上“黑名单”,影响其再次出游,更要强调法律的教育和教化作用,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让一扔了之、一吐为快者付出高昂的代价,用法律去规范和督促其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