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治“黑医美”乱象应坚持法治思维
近年来,一些地方“黑医美”乱象丛生,让消费者成为“被宰的羔羊”。记者近期调查发现,披上“生活美容”的“马甲”无证经营、漫天要价、在农村场镇等游击走穴似的医疗美容,已成为行业新问题。(3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
“医美”即医疗美容,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的美容方式。近年来,随着女性爱美从众心理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迷恋上美容,常见的有割双眼皮、做隆鼻,以及打瘦脸针等。
据了解,当下不少医美机构存在无证经营、漫天要价、游击走穴等现象,因而引发的医美纠纷一直“居高不下”。由于在一些“黑医美”医院做手术,部分消费者手术失败,不但花了钱,而且还毁了容,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同时,由于不少消费者拿不出证据材料,为后续的调解工作带来困难,投诉人维权往往是难上加难。有不少消费者因“投诉无门”而不得不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因而,“黑医美”医院的乱象丛生饱受诟病。
整治“黑医美”需坚持法治思想,形成治理合力。要加大监管力度,卫生、工商、消协等部门要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把对医疗美容机构的检查作为一种常规工作,经常性地开展检查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要严格把好审批关、准入关,绝不让“黑医美”机构混入其中,坑害消费者。要加大执法力度,对“黑医美”乱象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妨实行“高额罚单”或列入“黑名单”的严惩重罚机制,让其为自己的无良行为付出法律代价,从而倒逼其遵规守法,引导行业自律。要规范收费管理,物价部门要对那些肆意乱收费、恶意抬高价格的“黑医美”机构坚决予以查处,该罚款的罚款,该取缔的取缔。消费者要提高法治意识,选择到正规的医疗美容医院做整形美容手术,不贪图便宜、轻信广告;一旦遭遇“黑医美”医疗纠纷,要积极大胆地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切莫忍气吞声,助长“黑医美”机构的不正之风,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