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单位设“劝导员”十分必要

  3月12日,《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草案)》(以下简称《规定》)提交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要求,餐饮单位设立劝导员,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取餐、打包剩余餐品,对明显过量点餐、取餐的行为进行提醒、劝导;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或将被处罚,最高拟罚万元。(3月14日《信息时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饭店、餐馆等进行聚餐,包括婚宴、生日宴、升学宴等各种宴席,也使这些地方成为“餐桌浪费”的重灾区。究其原因,往往和不少人“好面子”、没有形成节俭点餐的习惯有关。此次北京制定《规定》,要求餐饮单位设立“劝导员”,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取餐,打包剩余饭菜,对明显过量点餐、取餐的行为进行提醒、劝导,此举无疑是制止餐桌浪费的一剂“良方”,也给了不少“好面子”顾客一个及时的提示。餐饮单位设立“劝导员”这一举措,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还应大力推行。

  餐饮单位设立“劝导员”,除了可以引导顾客提高节俭意识,有效减少餐桌浪费之外,餐饮单位这种替顾客着想的服务方式还可以赢得顾客的信任,吸引更多顾客的光顾。这于顾客和餐饮单位双方而言,是一种“共赢”之举。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出台的《规定》中同时也对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行为进行了处罚规定,甚至最高拟罚万元,这同样也很有必要,可以说是遏制餐桌浪费的一剂“猛药”。

  各地有关部门和餐饮行业不妨多多借鉴和学习北京倡导设立“劝导员”的好做法,通过“劝导员”的提醒和劝导,让更多的顾客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光盘行动”中来,从而自觉地成为一名“遏制餐桌浪费”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