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给网络评比乱象立“规矩”了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严控评比政策落地,基层各种达标表彰评比活动已明显减少。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种网络评比活动依然不少,有的地方通过各种形式要求基层公务员参与,甚至还发通知要求投票、点赞。一些企业也屡屡收到通知,要求赞助、参加并不情愿的评比排名,苦不堪言。(11月5日《北京青年报》)

  剖析当下网络评比乱象,可用三个字归纳其表现:一是“多”。随便发起一个名号,就可在微信群开展评比投票活动。“最美民族村”“特色社区”“最美笑容大赛”等都可成为发起投票的噱头。二是“乱”。大到行业协会、小到自媒体个人,不管是否具备发起网络评比活动的资格都可随意祭出,至于评选范围和评选标准,更是各行其是、五花八门。三是“假”。一些网络评比不是靠扬优势、展实力、凭实绩公开公平竞争,而是靠拼人脉、拉选票、分任务等弄虚作假手段取得,甚至会发文动员公职人员下载App、关注公众号和使用小程序,规定每天上网投票点赞的频率、次数。

  网络评比被扭曲和泛滥,背离了实事求是和评优表先的原则与初衷,不仅浪费和空耗大量社会资源,强行挤占本该用于工作、学习的时间与精力,而且无端加重了基层单位和企业的负担,对滋生形式主义起到推波助澜的负效应。借此向企业收取赞助费、推广费、策划费等,更伤及市场法治秩序和政府公信力。

  为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中办、国办于2018年颁布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该办法,遵循严格审批、总量控制、合理设置、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权限和程序进行,加强监督检查,为网络评比乱象踩刹车、治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