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要依法杜绝不文明经营

  针对“银器店银碗标记重量与称重重量不一致并辱骂游客”一事,11月1日晚,云南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经查,该商铺老板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不文明行为,存在所售商品标记重量与称重重量不一致的情况。目前,涉事商铺老板已主动向游客致歉,相关部门对商家作出停业整改的处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商铺存在的涉嫌违法行为已立案调查。(11月1日北京日报客户端)

  一个时期以来,旅游景点不时出现不文明经营引发的问题,有的要求强行购物,游客不从轻则辱骂,重则殴打;有的短斤少两,欺客宰客。凡此种种,严重侵害了游客的合法权益,对此不可等闲视之。

  旅游环境也是生产力,发展好了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运用不好反而会阻碍甚至破坏当地的经济发展,要依法杜绝不文明经营。一方面,当地旅游部门要举一反三,通过这样一个个案深刻反省旅游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薄弱点,进行整改,不能让“一粒老鼠屎毁了一锅汤”,不能让个别人的不检点、不守法扩大成旅游景点的普遍问题,让文明经商、文明形象的塑造成为旅游景点的“必修课”;另一方面,要教育公民知法守法,不能做违背法理的事情。游客提出质疑,商家应该闻过即改,这才是一种应有的负责任态度,这位商铺老板不但不知错,反而对游客破口大骂,恶语伤人,受到停业整顿的处罚合情合理。

  旅游环境绝非小事一桩,它的文明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善待每一位外地游客应成为旅游景点的业界遵循。对于一个旅游景点来讲,景色宜人,温暖友善,人们才会流连忘返;反之,恶语伤人,欺客宰客,久而久之就会名声日下。在信息十分畅达的当下,负面消息一旦传播开来,大家就会对这个地方心有忌惮,从此不再光顾,到头来吃亏的只能是旅游景区。有关部门应认真吸取教训,着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旅游和营商环境,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