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收驾考保过费是对法律规则的挑战

  随着驾照申请条件的逐渐放宽,希望掌握驾驶技能的人越来越多,驾校的生意自然也越发竞争激烈。据报道,近日互联网驾校“猪兼强”破产,暴露了部分驾校收费标准不透明、以低价为噱头盲目营销、学员为了顺利拿到驾照被迫交“保过费”等乱象。(10月31日法制网)

  驾校应该是培训学员掌握驾驶技术,教会学员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的培训机构。表面上看,是学员为了顺利拿到驾照才交“保过费”。但据记者调查,很多情况下,这并不是学员的主动选择,而是某些驾校与考场安全员等互相勾结,变相逼迫学员不得不交“保过费”。

  威逼、胁迫、暗示学员交“保过费”无疑侵害了学员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过费”背后隐藏的驾考乱象亟待遏制。驾校向学员收取“保过费”,一方面是涉事教练、驾校借机敛财、徇私舞弊,挑战法律规则。另一方面是部分学员用钱开道、偷懒耍滑、花钱买驾照。这些教练、驾校、学员根本不考虑驾驶技术是否过关,收了钱就钻空子、践踏规则,是对交通法律和规则的藐视和践踏,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

  驾培市场不该是一个扭曲的市场,上述这些现象、行为,反映出驾驶证考试在监管流程、环节上存在漏洞、缺口,亟待整顿、打击。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推进行业清源,加大执法力度,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驾考环境,堵塞监管漏洞,还驾培市场一个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