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亟待完善
8月16日下午4点半,轰动全国的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两起案件疑凶曾春亮落网。数千名武警、警察、民兵经过连续数日地毯式搜山和道路盘查,当天下午在山砀镇厚坊村西边一座大山中将曾春亮抓获。
随着疑凶落网,被害人家属、社会舆论对本案的质疑不断,并引起了广泛讨论。笔者认为,本案暴露出我国农村治安问题尚存在疏漏,农村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亟待完善。首先,针对刑释人员的衔接管理与帮扶工作有待加强。曾春亮作为存在数次犯罪前科的刑释人员,相关部门和所在基层应该做好衔接管理与帮扶工作,我国监狱法对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有原则性规定,各地方也制定了若干规范性文件来规定刑满释放人员出狱之后的管理帮扶问题。从相关媒体报道来看,刑满释放后,曾春亮曾找到村里要求开办采石场,但因其没有办理相关证件被村里拒绝。此后村委会工作人员帮其在附近工业园区找到一份工作,但曾春亮因工资少不愿意干。可知基层部门也曾对其进行一定帮扶,但很明显并没有使其重新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同时,相关部门的对其管理也存在一定疏漏。司法行政部门、街镇和基层组织需要做好相关人员的接收工作,建立电子信息档案,认真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相关资料信息的登记并进行核实;相关单位应对刑满释放人员积极进行联动帮扶,如民政部门对有生活困难的刑释人员依法依规予以救助救济,劳动就业保障部门对刑释人员进行就业辅导和就业推荐;乡镇司法所对刑释人员继续进行跟踪教育,考察其法律和思想认识水平。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对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危险性进行评估,关注其一段时间内的表现情况。从现有情形来看,这些工作似乎做的并不到位。
其次,本案反映出的一些农村治安问题的确堪忧。受害者家属对警方处置行为存在质疑,当地村民也表示村委会这样的基层组织很少就偷窃等治保问题发挥作用,而镇派出所警力也很有限,对于一般盗窃案报警常常没有下文。客观而言,农村地域广袤,警力、监控设备等治安防控力量相对薄弱和缺乏,治安问题相对来说较为多发。迫切需要在广大农村地区构建起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依托乡镇综治部门建立治安联动指挥中心,与公安干警实现无缝对接、有效联动,基层组织也应肩负起协助司法机关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基本的基层治安秩序和有序社会环境的治保职责,确保农村社会安全稳定。
另外,从本案中可以明显看出基层部门社会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社会治理能力特别是应急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就各个管理环节进行不断提升和完善。一是要制定处理突发事件的预案,当发生重大事件时能在最短时间内处置和控制事态,将损失降到最小;二是要加强对重点人员的常态化、动态化监管,完善特殊人群调查、登记、管理和帮教工作机制,特别是独居、无业、生活存在困难等刑释人员的风险评估,完善相关的救济救助机制;三是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相关部门间建立有效对接,动员各部门力量开展经常性重点时段的治安巡逻和防控,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汇报;四是加强科技力量的注入,加速推进农村视频监控体系建设,例如将乡村主要交通路口、商家店铺、农户自建的社会监控视频予以整合,进行统一管理,及时发现和筛查风险因素;五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法治教育,进行法律宣传活动,提高群众法律意识,积极引导群众运用合法方式化解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