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将子打致吐血 岂能学校约谈了事?

近日,江苏省镇江市一中学生被父亲打致吐血,该父亲在班级群里称揍孩子揍到胳膊酸巴掌疼,还称今天让他把手机吃下去814日,镇江市教育局一位负责舆情的工作人员回应澎湃新闻称,他们已经注意到该事件,并向涉事学校镇江中学了解情况。同日,镇江中学一名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学校将约谈当事孩子父亲并进行引导,同时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工作。(814日澎湃新闻)

父母对待孩子的家暴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然而,为何法律规制之下家暴行为仍屡禁不止?说穿了,在家长眼里,打孩子是家事,不违反法律,别人管不着。而相关监管部门出于同情,一般也不会追究实施家暴父母的责任。即使追究责任,顶多给予道德谴责,很少追究法律责任,这无疑纵容了一些父母的家暴行为。

上述父亲将儿子打致吐血,绝不能学校约谈了事。同时,针对未成年人的家暴频发,倒逼依法精准打击。首先,必须明确惩戒暴力的界限,可以通过修改反家暴法等方式,详细划分出家暴的不同等级,根据不同的等级明确不同的法律责任,明确家暴未成年人的定义和范围,加大对家暴行为的惩治力度。除了法律制裁,应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让他们学会怎样去解决孩子教育上的问题。其次,社区要加强反家暴法宣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倡导邻里间相互关爱。特别是,完善对受家暴未成年人的服务机制,建立有效的对受害人的跟踪回访、民政救助、教育服务、庇护寄养等制度,以减少暴力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使受害者能尽快回归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