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法院 开展主题线上普法活动

本报讯(记者李卓谦 通讯员杨齐) 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为深化“执”源治理工作,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理解、支持法院执行工作,近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了以“‘终本’那些事儿”为主题的“京法巡回讲堂”系列线上普法活动,为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及社区居民讲授了终本案件的法律规定、办理流程以及申请执行人如何维权等内容。

据介绍,“终本”即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简称,符合以下法定情形的案件将进入终本程序,一是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二是财产暂时无法处置的案件。

活动中,房山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杨齐从“终本”的基本含义、进入“终本”程序的法定条件、“终本”案件的处理原因和措施等方面展开,针对相关法律规定作了详细释法解释。提示大家在执行过程中,申请人要积极向法官提供执行线索,因申请人与被执行人有经济往来,对其工作单位、实际居住地、车辆使用等情况更为了解。另外可以向法院申请律师调查令,委托律师协助调查与执行相关的证据资料。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的强制措施到期前,申请人应提前向法院申请续封、续冻银行账户。

随后,房山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许新歌分别从“法院依职权调查财产线索促执行”“申请执行人主动提供财产线索破解执行难题”“司法救助化解执行不能困境”三个角度列举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终本”案件的法律适用,释明“终本”案件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