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网络问诊”岂能“问了白问”

用户花费450元通过网络问诊平台向儿科医生咨询,得到的回复却是“最好带孩子来看一下专科门诊”,这样的回复让用户觉得“货次价高”。记者搜索发现,类似的投诉可以找到不少。(68日中国之声)

网络问诊要能给患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给患者提供一些实际帮助,而非变成在线医生给实体医院招揽患者的手段。收费的网络问诊平台如果掺杂了太多商业算计,走的就不是一条良性发展道路,终究会被患者抛弃。当然,患者也不要过度追捧与依赖网络问诊,只能将网络问诊结果作为参考,还得与现实中的医生“亲密接触”。单纯依赖网络问诊,很容易导致误诊、贻误病情等严重后果。

作为平台来说,应赋予患者不满意直接给在线医生“差评”的权力,以此约束医生给患者提供有价值的回答。相关部门更要将在线问诊切实监管起来。对网络问诊的法律规范、监管设施、管理措施等应尽早建立健全。在监管中,也应注重提升患者对互联网医疗的辨别能力,了解什么样的病能在网上看,什么样的医生能给自己开药,什么样的平台才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