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拍的“环保照”“污染”法规与道德
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一名女子在微博上发布一则“清理”垃圾、保护环境的微博。随后,有网友指出实际情况是她和同伴先在整洁的公园内拍照,然后将垃圾运来抛撒……这种罕见的操作瞬间吸引了网友的注意。不少网友@警方介入调查。随后,北京房山警方针对此事发布通报,经与两位网友联系,他们称系为宣传世界环境日而进行的反向宣传行为。
该女子在微博中称,自己做这件事的初心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这种反向表达的唯一目的也是让更多人关注世界环境日。听上去貌似有些道理,其实不堪一驳。
今年世界环境日,我国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主题,旨在进行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护环境重在脚踏实地地身体力行,而编情节、博关注、带节奏的炒作者,把世界环境日、环保行动作为炒作的工具,脱离了真实的基础,愚弄民众,也就失去了善良与美感,更扭曲了保护环境、全民参与的世界环境日的真实内涵。
《刑法修正案(九)》第32条明确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网络主播与其同伴肆意编造、广泛扩散虚假信息,浪费警力资源,增加公园及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否定了相关部门的工作实绩,混淆视听,扰乱了公共秩序,涉嫌违法。目前该女子及其同伴的账号已被清空,但相关部门应当“按图索骥”,找到当事人,并根据其认错态度及违规情节,依法对其进行教育、罚款、关停账号等处罚,以儆效尤。
而那些大小“网红”们也该吸取教训,莫让摆拍的虚假“捡拾垃圾照”玷污了“环保”二字,莫让利欲颠覆了公共道德。如果说,垃圾遍地直接污染了环境卫生,危害公众的身体健康,新闻造假、无良炒作则污染了社会环境,亵玩了公众的情感与环保的真义。编造情节博取关注的炒作者,丑态毕露,“红”的方式与结果让人所诟病所不齿,不要再让类似的闹剧重演。